(一)图书的形式构成
1.书皮 又叫封面(广义),记载书名、卷、册、著者、版次、出版社、定价等信息,封面能增强图书内容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对图书的内容具有从属性,即封面的形式要和图书的内容相关,为读者所理解并喜闻乐见。书皮分为以下3个部分。
(1)封面(狭义):即书皮的正面,内容包括书名、卷、册、著者、版次、出版社等信息。
(2)封底:即书皮的背面,主要内容为图书定价和识别码(条形码或二维码)信息,也可包括图书内容提要、作者简介、丛书书目等信息。
(3)书脊:即书的脊背,也称书背,即书的封面和封底的联结处。一般印有书名、作者名、出版单位名等。
一般图书的封面有平装或精装2种。平装封面即软质纸封面,一般用200克以上的铜版纸彩印,并覆上有光或无光(亚光)的塑料薄膜,使封面增加厚度、牢度和抗水性能。精装封面一般由纸板及软质纸或织物制成书壳,内加环衬,比平装封面考究、精致,但制作成本相对较高。
2.书芯 是图书的主体,主要包括扉页、版权页、文前部分、正文、文后部分等。
(1)扉页:是书翻开后的第一页,印有书名、作者名、出版者名,扉页有时可对封面作者的内容做出补充,如增加作者单位、职务职称等。
(2)版权页:一般安排在扉页的反面,或者正文后面的空白页反面。文字处于版权页下方和书口方面为多。图书版权页,是一种行业习惯称呼,是指图书中载有版权说明内容的书页。版权页一般上部为图书在版编目数据(CIP),下部为版本记录信息。
(3)文前部分:为版权页之后至图书正文开始之前的内容,一般包括:作者(编委会)名单、主要作者(主编/著者/编者)介绍、题词/献词/致谢、序言、前言、目录等。
(4)正文:为图书内容的主体部分。
(5)文后部分:为图书正文之后的内容部分,可有附录、参考文献、内容索引、彩色插图、后记(题跋)等内容,是对图书内容的完善和必要的补充。
(二)图书的内容构成
1.书名 即出版物名称,出现在封面、扉页、版权页上,有书眉时也会出现(一般在偶数页上)。书名是图书识别和查询的主要标志。
2.署名 即把作者的名字写在图书上的安排,一般在封面、书脊、扉页、版权页上要署作者或主要作者(主编)的名字,集体编写的图书一般要单独加编委会名单页,主编、副主编、编委(者)等分别署名。
3.题词/致谢 一般在编委会名单页(如有)或扉页之后。题词一般是作者邀请有关领导、专家用书法笔迹的形式,对本书给予的高度的概括评价。
致谢也称谢辞,说明此书是受了谁的启发或者在什么著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也可感谢师友同行的启发、讨论与争辩对该书问世的促进作用。谢辞并不是虚文假礼,而是学术发展在一个具体方面的真实记录,是对前人学术成果的一种必要的尊重。
4.序言 也称书序,分为自序和他序两种,以他序为多,一般由作者邀请同行专家或有关领导撰写,主要是对该书和作者的介绍和评述。
5.前言 是作者对作品的引言,主要对图书、作者和创作过程做出说明,也包括对该书出版给予帮助的感谢,以及恳请读者批评指正的用意。前言可署“编者”虚名,也可署主编等具体作者姓名。
6.目录 放置前言之后、正文之前,是全书的提纲,一般分为篇、章、节及附录、参考文献等。目录一般收录章、节两级标题,节后面的标题一般不加入目录。
7.正文 为图书的主体部分,一般内容较多的科技类图书特别是医学著作都采用篇、章、节的格式撰写。科学普及类图书,因读者对象为大众群体,不一定采用篇、章、节的格式,而更多采用简单的问答或标题格式。
8.附录 是对图书正文的一种补充,以便读者对正文内容加深理解或延伸阅读。附录一般要和正文内容密切相关,没有必要的附录可以不加。
9.参考文献 是学术研究和图书写作过程中,参考、借鉴或引用过的文献资料的著录,其格式应符合《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 7714—2015)。参考文献一般位于图书正文之后,大型著作或参考文献较多时,章或节后也可著录参考文献。
10.后记 是指写在书籍或文章之后的文字。多用以说明写作经过,或评价内容等,又称跋或书后。有时作者用后记的形式对研究问题提出引人深思的看法,让读者能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对于医学专业图书来说,以上构成图书内容的10个部分当中,题词/致谢、序言、附录、后记4个部分,是作者根据需要和可能选择采用的,即可有可无;其他6个部分构成了一本图书的实质内容,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三)图书的设计构成
1.开本 是指图书幅面的规格大小,即一张全开的印刷用纸裁切成多少页。常用的图书开本有:16开(787 mm×1092 mm 1/16),大16开(889 mm×1194 mm 1/16),小(特)16开( 710 mm×1000 mm 1/16),大32开(889 mm ×1194 mm 1/32)等。
2.印张 是一本图书印刷时所用的纸张数量的计算单位,图书中一张纸有正反两面,即2个页码,在开本确定的情况下,一个印张的页数与开数相同,纸张数是其1/2。印张是核算印刷费用及图书定价的主要依据。
3.图书字数 即版面字数,其计算方法:总字数=每页行数×每行字数×总页数。图书总页数包括文前和内文的全部页面。图书版面字数是计算图书容量及作者稿酬的主要依据。
4.版式(版面) 指图书排版的式样,包括版心、排式(横排或竖排、单栏或多栏)、书眉、页码、行距、标题、字体、插图等大小格式的安排。版式代表着图书的风格,医学专业图书的版式,应以端重、大方为主,避免零乱、花哨现象。
5.版心 指图书版面上排印的文字、图画的部分,不包括四周的白边(周空,各约20 mm)。16开本科技图书的版心一般为140mm×22mm。科技图书排版时,文字、表格、插图等都不能超出版心。
6.页码 是图书每页上表明次第的数字,书中奇数页码称“单页码”(放书眉章名),偶数页码称“双页码”(放书眉书名)。图书文前部分除目录外,一般不编排页码(暗码),内文部分应顺序编码(包括篇章页的暗码)。
7.字体和字号 字体是印刷字的体式。计算机汉字的字体有宋(宋体)、黑(黑体)、楷(楷体)、仿(仿宋体)等数十种。字号是印刷字大小的规格。汉字目前常用的字号(号数制)有18 种(小七至特大)。字号也常用点数制(Point, P磅)表示。如图书中常用的5号字,即10.5P。
Copyright © 2022 中国医学著作网 医步(北京)医学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2002351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