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李世亭,男,1968 年生,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学颅神经疾病诊治中心主任。中央干保专家,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上海市医务工匠,上海市劳动模范,“中国医师奖”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兼任世界颅神经疾病外科医师联盟主席(WNFCND),上海市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功能神经外科专业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周围神经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损伤与修复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功能神经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国神经微侵袭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cience、Clinical Journalof Neurosurgery、《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等杂志编委。
长期从事颅神经疾病的微创治疗:①建立系统性颅神经疾病解决方案,开展多项手术技术革新与应用。采用经小脑裂入路治疗三叉神经痛,使损伤岩静脉的概率从 30% 降到 5%,手术并发症由 12% 降至 2% ;应用五区减压技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治愈率超过 95% ;采用茎乳孔区面神经松解术治疗痉挛性面瘫后遗症,有效率超过 80% ;采用舌下神经与颈神经联合移植治疗完全性面瘫,大幅降低舌肌萎缩程度;采用联合三叉神经及面神经梳理术治疗眼睑痉挛及梅杰综合征,开启了梅杰综合征外科治疗先河,手术疗效达到 80%。②突破电生理监测核心技术,全面提升术中实时监测能力。发现 ZLR 波的存在,建立ZLR 波监测技术,成为术中唯一客观定位责任血管的技术;建立双重 AMR 监测技术,解决了术中 AMR 稳定性低的难题,提升了监测敏感性与可靠性。③探索发现交感神经在颅神经综合征发生中的关键作用,提出了“交感神经桥接学说”,成为颅神经综合征发病机制三大主流学说之一。牵头制定五项疾病诊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26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 130 余篇,主编专著 7 部,参编专著 16 部。曾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华夏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临床医疗成果二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三等奖(两项)、上海市生命科学奖、上海市医学银蛇奖等。
前言
从 1995—2000 年,我跟随周良辅院士学习颅底神经外科,在完成硕士和博士学业的过程中重点学习了中颅底、鞍区及颞下窝区域解剖,并完成了扩大中颅底硬膜外手术入路的建立与临床应用。2000 年博士毕业后,我开始关注颅神经疾病,并于 2002 年前往美国匹茨堡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UPMC 颅神经疾病诊治中心学习,跟随 Jannetta 教授及 Kassam 教授学习 MVD 技术,期间也观摩了部分颅底外科的手术和脑血管病手术,2003 年回国后开始重点研究各类颅神经疾病的发生机制与诊疗技术,先后承担了包括 6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 30 项科研项目,发表了200 多篇论文,其中 SCI 收录论文超过 100 篇,主编专著 7 部,参编专著 16 部,作为通讯作者发表 5 项中国专家共识,其中全英文专著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Surgery 由 Springer 出版社出版,已经被美国大学图书馆馆藏。
在颅神经疾病诊治领域摸爬滚打了 20 年,无论是发表学术论文、主办学术会议、主办技术培训班、参加各类学术交流,还是出版专著和专家共识,都在相当广的范围内进行了理念与技术的交流及传播,那么为什么还要再写这本专著呢?在收到出版社的邀请后,我认真阅读了去年出版的一本书《胶质瘤——毛颖2021 观点》,深入了解了出版社策划中国医学临床百家图书的要求与意义,读了《胶质瘤——毛颖 2021 观点》这本专著才第一次系统了解了毛颖教授团队在诊治胶质瘤方面的理念与技术,受益匪浅,这种围绕某一专病进行系统总结的撰写方式非常具有实用性和时代特点,也更能反映一个中心或者一个团队对某一疾病的系统认识,因此才接受了邀请。在所有颅神经疾病当中,面肌痉挛应该是目前治疗效果最为确切的一种疾病,也是过去 20 年在治疗技术方面发展最快和推广最广的一种颅神经疾病,但现实的困惑是仍然有相当数量的面肌痉挛患者并没有治愈,术后无效、复发以及手术带来的各种并发症依旧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急病人所急,想患者所想,通过这本专著的编写也是一次系统回顾总结我们团队在诊治面肌痉挛中的经验,详细介绍面肌痉挛诊治领域的技术进展,期待能对读者及从事面肌痉挛诊治的同道有所帮助,这就是撰写这本专著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关于面肌痉挛,过去的 20 年咱们中国成为发表学术论文最多的国家,大量的新知识、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都来自中国,当然我国整体的治疗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很多中心的面肌痉挛治愈率都处于世界上的领先水平,这也是值得咱们自豪的事情。所以在策划这本专著的内容时充分考虑了中国同道在诊治面肌痉挛方面的先进经验,当然也有我们新华医院神经外科的工作总结以及我个人对一些问题的理解,总之所有撰写的内容都来自临床实践的提炼与总结,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及电生理学技术进展也都有实验依据和实践验证,期待这本专著能够为大家助力,成为您的参考书目。
这本专著包括 10 章 54 节,内容包含了面肌痉挛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电生理评估、治疗技术、MVD 技术以及疾病的预防保健,内容安排非常全面。在具体撰写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①最新的研究成果。在面肌痉挛发病机制章节系统阐述了原有的中枢学说与周围学说,也重点介绍了最新的交感神经桥接学说,在 AMR 的形成机制中详细介绍了 AMR 形成的结构基础,AMR的多样性以及 AMR 阳性的现实意义;②最新的理念。在各个章节的内容中都包含有最新的理念,比如面肌痉挛的电生理学诊断标准,面肌痉挛患者接受 MRI 检查的意义,面肌痉挛患者接受MVD 手术的时机,AMR 监测在决定手术进程中的作用等;③最新的技术。比如小脑绒球下入路技术、无牵拉 MVD 技术、全程探查及全程减压技术、ZLR 监测技术、AMR-ZLR-EMG 联合监测技术、复发患者的再次手术技术、明胶海绵防粘连技术、面肌痉挛合并联带运动的手术技术等;④详细的手术技术介绍。包括体位选择、手术切口设计、骨窗形成方式与脑脊液漏防止技术、硬膜切开方式、手术入路选择、血管减压方式与防粘连技术、责任血管定位技术、电生理学监测技术、手术进程决定的依据、防止听力障碍的技术、特殊患者以及困难病例的减压技术等,根据专著中介绍的方法,可以安全处理各类复杂患者,确保手术安全有效。尽管在编写过程中尽可能做到内容全面、细节及关键技术介绍清楚,但一本专著不可能包罗万象,也不可能完美无缺,不足之处希望广大读者朋友能够谅解。
书稿虽然已经完成,但心里仍然忐忑,毕竟这是一家之言,难免有不同的看法。在此想特别说明的是,这本专著中的所有观点与技术都来自我们的临床实践,而且已经被大量的临床实践所验证,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但并不排除其他方法的临床应用。最后,希望越来越多的医师能更加关注面肌痉挛的治疗,希望越来越多的面肌痉挛患者都能够获得治愈恢复健康,祝福所有的读者健康幸福。
世界颅神经疾病外科医师联盟主席(WNFCND)
中国医师协会周围神经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交通大学颅神经疾病诊治中心主任
2022 年 7 月 20 日于上海
编辑推荐
1.主编权威
本书的主编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李世亭教授。兼任世界颅神经疾病外科医师联盟主席(WNFCND),上海市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功能神经外科专业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周围神经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损伤与修复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功能神经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国神经微侵袭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众多学术职务。
2.作者重视
本书编委会高度重视图书编写工作,得到了38家医院的大力支持,汇集了肾脏内科29例临床经典案例,对医学生或是临床年轻医生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为全国肾病内科同仁提供了更好的交流平台。
3.内容实用
本专著包括10章54节,内容包含了面肌痉挛的发病机制、诊断标准、电生理评估、治疗技术、MVD技术以及疾病的预防保健,内容安排非常全面。在具体撰写过程中遵循最新的研究成果、最新的理念、最新的技术、详细的手术技术介绍等原则。总之,所有撰写的内容都来自临床实践的提炼与总结,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及电生理学技术进展也都有实验依据和实践验证。
4.意义重大
在所有颅神经疾病当中,面肌痉挛应该是目前治疗效果最为确切的一种疾病,也是过去20年在治疗技术方面发展最快和推广最广的一种颅神经疾病,但现实的困惑是仍然有相当数量的面肌痉挛患者并没有治愈,术后无效、复发以及手术带来的各种并发症依旧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急病人所急,想患者所想,通过这本专著的编写详细介绍面肌痉挛诊治领域的技术进展,对读者及从事面肌痉挛诊治的同道会有所帮助,这就是撰写这本专著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识别上方二维码可直接购买
图书名称:《中国医学百家•面肌痉挛临床进展》
作者:李世亭
定价:128.00元 折后优惠96.00元
欢迎广大医学专家参与编写《中国临床案例系列精品丛书》
汇总临床典型病例 编写出版精品图书
实用性•权威性•代表作
名院•名科•名医•名著
热线电话:13803336422(同微信)
邮箱:cuizhijun1972@163.com
登录医学图书商城
订购精品医学图书
Copyright © 2022 中国医学著作网 医步(北京)医学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2002351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