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临床案例·核医学诊疗病例精解》编委代表会、“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共享联盟(筹)”组委会在海口成功召开

时间:2023/5/29 16:26:45  浏览次数:268次

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临床案例·核医学诊疗病例精解》图书的编写进度,保证图书质量,争取将本书打造成为核医学领域专业的精品图书,2023年4月15日,《中国临床案例·核医学诊疗病例精解》图书编写(中期)座谈会在海口成功召开,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有一百多位核医学专家参与本次会议。图书第一主编、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付巍教授及编写会副主编、编委等约30余位来自全国范围内的代表参会。中国医学著作网总编崔志军及策划编辑部王坤主任应邀参会。


本次会议第一阶段由本书副主编兼编委会秘书卢彦祺医生主持。首先,由本书第一主编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付巍教授致辞。付巍教授感谢编委会成员的高效务实工作,简要介绍本书目前的编写进度,指出本次图书编写(中期)座谈会的重要意义。希望广大核医学专家学者按照编写要求踊跃投稿,在现有内容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本书内容,提供相关典型病例,进一步提高本书内容的权威性与实用性。 

大会主席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付巍教授


中国医学著作网 王坤编辑

中国医学著作网策划编辑部主任王坤对本书做前一阶段工作总结及下一阶段工作安排。结合现有病例内容进一步明确本书的时间进度,要求在4月底按照图书要求交付初稿,以保证在8月底出版。同时安排责任编辑具体对接,负责初稿加工审校、定稿排版、封面设计等相关工作。按时保质完成本书的编辑出版工作。


中国医学著作网 崔志军总编辑

中国医学著作网总编崔志军对本书的出版及发行事宜做具体说明。指出本书的出版对我国核医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汇总全国范围内核医学领域典型病例,更好地促进我国核医学事业发展进步。在图书出版后,择机召开图书发布会,同时进行馆配、实体书店及线上书店销售推广,进一步提高本书影响力,争取将本书打造成核医学领域的案头书、工具书、必备书。


大会主席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付巍教授

 本书副主编及主要作者围绕图书病例体例、字数、类别、数量等逐一讨论发言,提出了相关具体意见和建议,形成了广泛共识,得到了与会人员的赞同和认可。最后,付巍教授再次对本书编委会的辛勤付出和细致工作表示感谢,希望参会的专家学者积极投稿,并确保4月底前将书稿交付出版社,从而保证图书高质量出版,为我国核医学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根据大会安排,特邀厦门大学分子影像暨转化医学研究中心郭志德教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付巍教授分别做《放射性分子探针的创新探索与临床转化》、《核医学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体会》的学术讲座。两位教授结合自身工作体会和科室发展成果,分别从不同角度阐述放射性分子探针的研究创新、讲解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科学科发展的出路,分享各自的成功经验,得到了与会人员的高度评价和热烈欢迎。 


厦门大学分子影像暨转化医学研究中心 郭志德教授

本次会议得到了东软医疗分子影像山东麦德盈华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科牵头组织下,全国数十家医院及中国医学著作网联合发起筹建“核医学与分子影像病例共享联盟”。据悉该联盟依托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作为秘书组组长,联合国内不同级别医院的核医学科以“共建、共享、共融、共赢”为宗旨,以“创新、凝聚,融合及促进核医学学科发展”为目标,助力推动基层医院核医学科“产学研医教”进一步发展。


 

东软医疗分子影像 马健先生 



麦德盈华科技有限公司 张智森先生

大会最后一项内容,“核医学与分子影像病例共享联盟(筹)”发起单位及代表,接过代表多方融合的多边形卡片,来到会场后方,郑重签字并合影留念。祝“核医学与分子影像病例共享联盟(筹)”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付巍教授的牵头组织下,整合核医学与分子影像专业的资源,加强同行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促进核医学学科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助力健康中国做贡献。




医学与分子影像共享联盟(筹)发起单位与代表



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共享联盟广西代表合影 


线下与会代表合影

 稿:崔志军    

排 版:张兰霞

 核:付    卢彦祺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电话:13803336422(同微信)

邮箱:cuizhijun1972@163.com

网址:www.医学著作网.com

Copyright © 2022 中国医学著作网 医步(北京)医学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2002351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