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7日晚8点,《中国临床案例·老年综合征病例精解》图书编写座谈会以线上形式召开。本书主编康琳教授、曲璇教授,副主编马清教授、吕继辉教授、刘谦教授、乔薇教授、张宁教授、林帆教授、施红教授以及编委人员等专家学者,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张树总编及中国医学著作网崔志军主任等相关工作人员应邀参会。
首先,由本书第一主编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康琳教授致辞。康教授对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各位专家的积极参与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具体介绍了本书的意义及目的,借本书把各位专家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做总结,用书籍的方式使病例规范化,把病例做梳理后分享给读者。旨在出版实用性、代表性、前瞻性的病例图书,受益于广大的读者朋友。
接着由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张树总编致辞。张总编重点说明《中国临床案例系列丛书》的价值与意义以及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的相关情况,目前已经与众多专家学者编写出版相关专业病例图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得到了医学及出版领域的高度认可与广泛好评。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隶属于上海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作为亚洲最大的图书馆,有充沛的馆配及发行资源,众多病例精解图书的出版与发行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感谢与会专家学者对本书的重视与支持,相信通过专家及出版社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将本书打造成为老年医学领域的品牌图书。
根据会议流程,中国医学著作网崔志军主任介绍本书的编写事宜。崔主任首先感谢康琳教授、曲璇教授及各位专家学者对本书的支持与认可。然后具体说明本书的编写意义、图书结构、编委会组成、图书特点、病例体例、版本字数、时间安排、出版发行等事项。汇集临床病例,编写成册,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通过病例的编写,进一步塑造名院名科名医,最终打造名家名著名社。祝愿本书早日出版,使得本书能够成为老年医学领域的品牌书、工具书、案头书。
曲璇教授隆重介绍了编写团队:北京友谊医院马清教授、北京老年医院吕继辉教授、同仁医院刘谦教授、中日友好医院乔薇教授、北京医院施红教授、福建省立医院林帆教授、石景山医院、北京电力医院、清华大学玉泉医院、首钢医院、航天中心医院、战特医学中心、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其他医院,感谢以上团队的积极参与。
讨论环节,曲璇教授通过一个病例模板展开了本书病例体例的讨论。
林帆教授:建议是否可以给定病例的范围?入院诊断时候是否可以把疾病诊断和老年综合症诊断分开写?诊疗经过是否有一个范例?是否可以叙事医学的形式来书写病例?
刘谦教授:诊断分两部分,疾病和老年综合征,辅助检查建议把老年综合征单独作为一个项目;对病例选择疾病和老年综合征的比例怎么把握合适?样章里有药物名字,建议尽量用化学名,不用商品名;文献数量,多少合适?
乔嶶教授:是否可以先在自己的团队中精选病例,然后后期再整体筛选?
马清教授:需要先有样章,有个大的框架;还要更突出老年综合征这种病例,怎么写才最好?需要屡一下样章的顺序;诊疗方面,怎么突出老年综合征?精华是在疾病还是在老年综合征?病例分析、疾病介绍是不是应该针对老年综合征?
施红教授:各个专科很多医生可能还不知道老年综合征,在临床工作中,拿出的病例要体现出诊疗水平,体现出老年医学的特点,建议给大家自主性,先把自己认为好的病例拿出来,然后进行筛选。
针对以上专家提出的问题,崔志军主任、康琳教授、曲璇教授分别给出建议。
中国医学著作网崔志军主任:病例不一定是30例,数量根据病例质量最终确定;关于病例的体例,前提有一个体例的要求,在这之上也可以灵活掌握,既有原则,也可以突出老年综合征的特色。参考文献提供最近五年的,数量建议一般不会超过10条。
康琳教授:案例集会有不同的几部分案例,第一类罕见病疑难病加老年综合征,第二类症状为主加老年综合征,第三类特色为主的病例。各自医院先提供各具特色的病例,然后我们再进行筛选,优化样章。
曲璇教授:7月10号之前,各自医院先精选案例,请各单位先编写提交两个病例,讨论后请编辑老师定;体例问题可后续再进行调整。
根据编委会人员商议,本书时间安排如下:
编写座谈会→书稿统稿(2023.9.1前交初稿)→书稿互审(2023.10.31前)→书稿审校(大约需要1~2个月)→书稿定稿,召开书稿定稿会(大约需要1~2个月)→排版、设计(大约需要3~5个月)→出版发行,召开图书发布会。
最后,共同祝愿本书的编写出版能够提高老年医学领域的学术水平,提升老年医学科医务人员的临床诊治能力,以更好地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Copyright © 2022 中国医学著作网 医步(北京)医学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2002351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