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1 局部晚期胸上段食管鳞癌同步放化疗
一、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48岁,汉族,山东茌平县人,因“声音嘶哑4个月”于2015年7月27日入院。
病史:患者2015年3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声音嘶哑,不伴疼痛,无吞咽困难,无胸闷憋气,无恶心呕吐。自服阿莫西林等药物治疗,无明显改善。××市人民医院颈胸部增强CT:双侧锁骨上区及纵隔内多发淋巴结增大;食管中段结节影,请结合临床。颈部淋巴结针吸细胞学穿刺活检并免疫组化:CK7(-),Vimentin(-),TTF-1(-),p63(+),CK5/6,CD56(-),Syn(-),Ki67(>75%),支持低分化鳞癌。现为求进一步诊疗,来山东省肿瘤医院就诊。自发病以来,饮食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患腰椎间盘突出症5年,未治疗。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史,无传染病史。否认外伤史,无药物过敏史。无烟酒等不良嗜好。否认肿瘤家族病史。
入院查体:T:36.6℃,P:84次/分,R:22次/分,BP:118/83mmHg,H:155cm,W:60kg,BS:1.55m2,KPS:90分。中年女性,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双侧锁骨上触及淋巴结肿大,右侧4cm×3cm,左侧3cm×2cm,均边界不清,质硬,固定,无压痛。头颅及五官正常。颈软,气管居中。两肺叩诊清音,双侧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或异常呼吸音。心率84次/分,心律规整,心音有力,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未扪及明显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四肢及神经系统无异常。
辅助检查:
2015年7月5日超声:双侧颈部及双侧锁骨下多发低回声团块,考虑转移性淋巴结或占位可能性大。
2015年7月6日电子胃镜:食管狭窄,考虑腔外压迫所致。
2015年7月21日颈胸部增强CT:双侧锁骨上区及纵隔内多发淋巴结增大;食管中段结节影。
2015年7月22日颈部淋巴结针吸细胞学:CK7(-),Vimentin(-),TTF-1(-),p63(+),CK5/6,CD56(-),Syn(-),Ki67(>75%),支持低分化鳞癌。
入院诊断:
1.纵隔肿瘤(来源待查)。
2.腰椎间盘突出症。
二、查房记录
(一)第一次查房
住院医师:患者因声音嘶哑就诊,外院CT示双侧锁骨上区及纵隔内多发淋巴结增大;食管中段结节影。入院查体示双侧锁骨上淋巴结肿大,间接鼻咽镜检查示右侧声带固定不动。淋巴结针吸细胞学穿刺活检支持低分化鳞癌。目前诊断为纵隔占位。
主治医师:该患者因声音嘶哑入院,已有颈胸部加强CT及颈部淋巴结针吸病理结果,但尚不能确定低分化鳞癌的来源。根据影像学检查及淋巴结转移规律,初步判断肿瘤来源于食管及肺的可能性较大,建议行纤维食管镜检查。
主任医师:根据患者外院影像学及病理诊断结果,恶性肿瘤诊断确定,下一步完善检查,会诊外院颈部、胸部CT,会诊外院活检病理;行上腹部CT平扫+增强检查;行骨扫描检查;行超声食管内镜检查。待检查结果回示后明确诊断,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二)第二次查房
住院医师:患者症状、体征同前。头颅、上腹部加强CT未见明确异常。会诊自带颈胸部CT示:①上纵隔、双侧锁骨上及下颈部淋巴结转移伴包膜外侵犯,侵及食管,不除外累及气管;②食管壁增厚,请结合临床或进一步检查。电子胃镜检查:距门齿21~26cm隆起性肿物,表面局部黏膜破溃,NBI阳性,碘染色局部着色,质硬。超声内镜:病变段食管壁低回声占位,黏膜层、黏膜下层与肌层层次结构消失,部分层次外膜连续性中断。活检病理结合免疫组化,符合低分化鳞癌。全身骨扫描未见明显异常。
主治医师:该患者入院后完善各项辅助检查,尤其是食管超声内镜对食管癌的T、N分期优势明显,修正诊断为胸上段食管鳞癌(cT3N1M1a)。此期别的胸上段食管癌无手术指征,患者年龄不大,身体状况较好,应行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建议行同步放化疗。
主任医师:同意上述诊疗建议。患者KPS 90分,既往无心肺基础疾病,无远处转移灶,无放化疗禁忌证,建议行同步放化疗。鉴于患者淋巴结转移广泛,建议行累及野放疗,化疗方案可选替吉奥+顺铂。同步放化疗毒副反应会增加,注意毒副反应的监测及处理。
三、治疗经过
2015年8月6日开始行同步放化疗。具体方案为替吉奥60mg d1~14+顺铂40mg d1~3。以食管原发病灶、转移淋巴结前后左右外扩5mm,食管病灶上下外扩30mm形成CTV,再各方向外扩5mm形成PTV,外放后将解剖屏障包括在内时需做调整(病例1图1)。行IMRT,95% PTV 1.8Gy/次,暂计划23次。按59.4Gy评估,危及器官受量为:右肺平均剂量963cGy,V20=18%,左肺平均剂量1015cGy,V20=21%,双肺平均剂量984cGy,V20=19%,脊髓最大剂量3171cGy,心脏平均剂量697cGy,V30=13%。同步化疗2周期。治疗期间胃肠反应Ⅱ度,骨髓抑制0度,应用胃复安、甲地孕酮对症治疗后好转。放疗23次后复位,评价疗效PR,继续行食管肿物及转移淋巴结的累及野IMRT,95% PTV 1.8Gy/次,加量10次。按59.4Gy评估,危及器官受量为:右肺平均剂量963cGy,V20=18%,左肺平均剂量1015cGy,V20=21%,双肺平均剂量984cGy,V20=19%,脊髓最大剂量3171cGy,心脏平均剂量697cGy,V30=7%。放疗25次时出现2度放射性食管炎,小量频服康复新液、食道炎合剂后好转。2015年9月21日完成放疗,复查胸部CT检查:①胸上段食管癌并双锁上及纵隔淋巴结转移;②左肺下叶炎症;③右侧心膈角区淋巴结略肿大。食管造影未见器质性病变。评价疗效PR。同步治疗结束后继续行同方案化疗2周期,出现2度白细胞和血红蛋白降低,2度胃肠反应,对症处理后好转。2015年11月5日化疗结束后复查胸部CT:①胸上段食管癌并双锁上及纵隔淋巴结转移,较前2015年9月21日好转;②左肺下叶炎症,较前好转;③右侧心膈角区淋巴结略肿大,较前变化不著。食管造影未见器质性病变。疗效评价PR。
病例1图1 放疗靶区
四、诊疗结局及随访
患者放化疗结束后定期复查,未发生放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病灶逐渐退缩,目前疗效评价CR(病例1图2)。
1.患者初入院时症状及外院检查结果均不支持食管癌,但根据淋巴结转移规律,没有轻易排除该诊断,行食管超声镜检查后得以确诊。可见超声内镜在食管癌诊断和T、N分期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同步放疗联合替吉奥+顺铂的化疗方案在不可手术食管鳞癌患者中可安全、有效地使用,长期结果有待随访。
3.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放化疗不良反应,及时对症处理。全部治疗结束后,需定期随诊。
(王中堂 山东省肿瘤医院)
Copyright © 2022 中国医学著作网 医步(北京)医学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2002351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