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汪年松,男,主任医师,博士,二级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肾脏内科行政主任,中共党员。
兼任上海医学会肾脏病学会主任委员,上海医师协会内科分会副会长,上海市医院管理学会血液净化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全国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学会全国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肾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院管理学会血液净化分会常务委员,全国人工肝和血液净化学组委员,华东区肾病协作组常务委员,世界华人肾病分会常务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肾病学会常务委员,上海市医师学会肾脏病分会委员。中华医学科技奖和上海医学科技奖评审专家,国家自然基金同行评审专家,上海市自然基金评审专家,上海市卫生系统高级职称评审专家,上海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上海市药物评审专家。上海市血液透析质控中心委员,上海市肾脏病质控中心委员,上海市血液透析质控中心委员,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肾病专业)委员兼秘书,上海市专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肾病专业)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生导师,澳门科技大学、苏州大学、江苏大学博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和陕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
IMMA 杂志副主编,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常务编委,中华肾脏病杂志、上海医学、临床肾脏病、内科危重病和世界临床药物杂志等统计源期刊编委。
近年来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攻关课题、上海市卫生局重点攻关基金等资助的 30 余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 500 篇,其中 SCI 收录 145 篇,主编专著 6 部,参编专著 10 部。指导研究生 65 人,其中硕士研究生 34 人、博士生 27 人、博士后 4 人。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科技奖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上海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上海中西医结合科技奖三等奖和上海中医科技奖三等奖各一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二)一项。2002 年获上海市医苑新星、2006 年获医苑新星二等奖,2006 年获上海市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优秀党员。2018 年获上海市领军人才,2019 年评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范瑛,女,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肾脏内科行政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教授。
兼任中国医师协会肾脏病分会青委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委员兼秘书,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肾脏病透析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肾脏病西部学组秘书等学术任职。
美国纽约 Mount Sinai 医学院访问学者(2011—2013)。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双百人”人才计划。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江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
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 项、省部级课题多项。参与国家科技部重点专项、上海市科委重大攻关课题、上海市卫生局重点攻关基金等资助的 10 余项课题研究工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 Nature Commun,JASN,Diabetes 等权威医学期刊发表论文 50 余篇,参编著作 5 部。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中国中西医结合科学技术奖一等奖。Hypertension,EBioMedcine,Am J Physiol Renal Physiol 等医学权威杂志审稿人。
二十载栉风沐雨,二十载春华秋实,上海市肾脏病西部学组已经走过了 20 年的时光。
2002 年初,西部学组只是由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医疗集团中的五家医院肾脏内科组成的小型学术组织,发展 20 年至今,目前已经有 38 家医院加入了我们的学术共同体,在各家兄弟单位的鼎力相助下,我们的学组在上海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学术影响力日益增强!
在此,首先感谢 38 家兄弟单位在 20 年间对学组工作的大力支持,这些医院包括: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普陀区中心医院、第八人民医院、奉贤区中心医院、金山区中心医院、同仁医院、武警医院、复旦大学华东医院、复旦大学闵行医院、上海市龙华医院、闸北区中心医院、复旦大学金山医院、松江区中心医院、海军第九零五医院、海军特色医疗中心、公利医院、徐汇区中心医院、利群医院、第七人民医院、静安区中心医院、青浦区中心医院、市北医院、嘉定区中心医院、奉城医院、市六医院临港院区、岳阳医院闵行分院、东方医院、东方肝胆医院嘉定分院、儿童医院、周浦医院、北站医院、泗泾医院、市一医院南院、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杨浦区中医院、浦南医院、普陀区人民医院和上海市公卫中心。
西部学组在 20 年的时间里,走过了非典,也经历了新冠,一路上无惧风雨险阻,始终坚持每一季度开展多样化的学术活动。我们通过专家讲课、疑难病例讨论、青年医师学术分享等方式,旨在提高上海各医院肾脏病临床诊疗能力,对接国内外最新诊疗进展,增进各家医院友谊,并着重为培养青年医师搭建了高标准、高等级的平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朝气蓬勃、技艺精湛的青年肾科人才,为推动上海市肾脏内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值此 20 年纪念之际,我们将这些年里讨论过的经典病例再次整理起来,汇编成这本《中国临床案例·肾脏经典病例精解》,其内容涵盖了肾内科常见疾病、重点疾病、疑难疾病,以一个个病例的形式,具体展现了从临床病史,诊断鉴别,到治疗随访的全过程,并配以精美的图片资料以直观地展现病例的特征。在阐述具体病例后,我们结合病例情况与国内外最新文献,综合汇总了该疾病的最新诊治进展。此外,鉴于肾脏疾病很多时候会引起全身器官、系统的病变,我们在病例中突出了“多学科诊疗”的重要性,引入了其他学科的会诊经过,以帮助读者跳出肾内科思维,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这也是此书病例叙述中的一大特点。在每个病例最后,我们还邀请了学组内各位肾科专家对病例进行点评,结合他们丰富的临床经验,给出自己的指导性观点。我们希望这本《中国临床案例·肾脏经典病例精解》可以为肾内科临床医生的临床诊疗提供思路与方案,补充疑难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在书册编纂过程中,得到了各家学组单位的积极配合,他们汇总提供了本科最经典的真实病例,并积极完成了书册的审稿校稿工作,再次感谢各位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希望上海市肾脏病西部学组在今后的日子里,继续发挥学术引领作用,加强医院间的合作交流,为上海肾内科同仁提供更好的交流平台。
由于编者自身水平有限,以及各位作者的写作风格不一,本书难免有疏漏之处,恳请各位同道和读者不吝赐教。
汪年松 范 瑛
2022 年 7 月
1.主编权威
本书第一主编为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肾内科汪年松教授,兼任上海医学会肾脏病学会主任委员,上海医师协会内科分会副会长,上海市医院管理学会血液净化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全国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学会全国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肾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院管理学会血液净化分会常务委员,全国人工肝和血液净化学组委员,华东区肾病协作组常务委员,世界华人肾病分会常务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肾病学会常务委员,上海市医师学会肾脏病分会委员等众多职务。
本书第二主编为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肾内科范瑛教授,兼任中国医师协会肾脏病分会青委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委员兼秘书,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肾脏病透析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肾脏病西部学组秘书等众多职务。
2.作者重视
本书得到了38家兄弟单位对学组工作的大力支持,其中包括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普陀区中心医院、第八人民医院、奉贤区中心医院、金山区中心医院、同仁医院、武警医院、复旦大学华东医院、复旦大学闵行医院、上海市龙华医院、闸北区中心医院、复旦大学金山医院、松江区中心医院、海军医院、海军特色医疗中心、公利医院、徐汇区中心医院、利群医院、第七人九零五医院、静安区中心医院、青浦区中心医院、市北医院、嘉定区中心医院、奉城医院、市六医院临港院区、岳阳医院闵行分院、东方医院、东方肝胆医院嘉定分院、儿童医院、周浦医院、北站医院、泗泾医院、市一医院南院、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杨浦区中医院、浦南医院、普陀区人民医院和上海市公卫中心等。
3.内容实用
本书内容涵盖了肾内科常见疾病、重点疾病、疑难疾病,以一个个病例的形式,具体展现了从临床病史,诊断鉴别,到治疗随访的全过程,并配以精美的图片资料以直观地展现病例的特征。在阐述具体病例后,我们结合病例情况与国内外最新文献,综合汇总了该疾病的最新诊治进展。此外,鉴于肾脏疾病很多时候会引起全身器官、系统的病变,我们在病例中突出了“多学科诊疗”的重要性,引入了其他学科的会诊经过,以帮助读者跳出肾内科思维,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这也是此书病例叙述中的一大特点。在每个病例最后,我们还邀请了学组内各位肾科专家对病例进行点评,结合他们丰富的临床经验,给出自己的指导性观点。我们希望这本《中国临床案例·肾脏经典病例精解》可以为肾内科临床医生的临床诊疗提供思路与方案,补充疑难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4.意义重大
西部学组在20年的时间里,走过了非典,也经历了新冠,一路上无惧风雨险阻,始终坚持每一季度开展多样化的学术活动。我们通过专家讲课、疑难病例讨论、青年医师学术分享等方式,旨在提高上海各医院肾脏病临床诊疗能力,对接国内外最新诊疗进展,增进各家医院友谊,并着重为培养青年医师搭建了高标准、高等级的平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朝气蓬勃、技艺精湛的青年肾科人才,为推动上海市肾脏内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书册编纂过程中,得到了各家学组单位的积极配合,他们汇总提供了本科最经典的真实病例,并积极完成了书册的审稿校稿工作,加强医院间的合作交流,为上海肾同仁提供更好的交流平台。
识别上方二维码可直接购买
图书名称:《中国临床案例·肾脏经典病例精解》
作者:汪年松,范瑛
定价:248.00元 折后优惠186元
Copyright © 2022 中国医学著作网 医步(北京)医学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2002351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