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风采】付巍教授:《中国临床案例·核医学诊疗病例精解》主编、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教授

时间:2023/6/1 15:20:54  浏览次数:325次

【医德新风尚之星——付巍


付巍,主任医师、桂林医学院三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国家级核医学住培基地主任,桂林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核医学教研室主任。中共党员,核医学党支部书记。擅长核医学影像诊断与核素治疗。承担与参与省级以上科研课题30余项,先后在SCI、中华系列及省级以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在核心脏病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主持的相关课题获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二等奖,多次获得桂林医学院及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科主任等荣誉称号。现任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医学影像质量研究委员会常委、核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理事会理事,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技术与继续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信息化管理与建设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放射性核素介入及靶向精准治疗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核医学装备与技术专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广西核医学分会常委,中国医药信息学会中西医结合介入分会常务理事。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核医学》副主编、编委(北大版);北大核心期刊《肿瘤防治研究》杂志编委;科技核心《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杂志编委。中国肿瘤防治联盟专家库,国家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专家库,广西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库,广西卫生计生行政审批评审专家库,广西及桂林市医疗器械审评专家库成员。从事临床与核医学工作三十年,除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严谨勤奋的工作态度,忘我的敬业精神外,对患者热情耐心、体贴关怀。学识涉猎广泛,专业知识储备渊博,治学严谨,注重引导建立本科及硕士研究生学业生涯与人生规划。在对学生严厉要求的同时,又不失慈爱,经常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心理状态,每年培养2-3名核医学硕士研究生,均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受到就职医院普遍欢迎。指导本科生“大学生创业”项目获得省高教厅立项,辅导科室年轻人积极参加医院、学校、省教育厅、省及全国学会教学、病例、科普板报与演讲比赛,多人次获得多级别优异成绩。结合党建与学科建设,积极开拓创新,坚持开展“核医学诊疗新技术临床巡回宣讲”主题党日活动新探索,受到临床学科与基层医院的欢迎。



付巍主任组建的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成立于2013年9月,学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先后获得桂林市、广西区重点建设专科,带领的团队获得桂林市、广西区级“青年文明号”,科室人员多次获得院、校、广西区乃至全国比赛的奖励。自2018年以来连续每年获复旦版华南区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提名,且排名逐渐上升。他一人分担多项角色,有步骤有计划地统筹规划科室与学科的未来,凭借着超前的眼光,严谨的工作态度,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在全国及广西核医学相关学会及领导的支持下,短短几年打响了桂医附院核医学科的品牌,学科的全面、快速发展获得国内核医学界认可,成为国内基层医院核医学科的标杆之一。



“医之为道大矣,医之为任重矣。”付主任总是让科室里每一件小事都无限接近于完满,让来到核医学科的患者感受到家的温暖。锻炼与培养科室年轻人注重细节,未雨绸缪,积极进取,突破自我。每周的定期查房与教学,疑难病例讨论,科室文化建设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桂医附院核医学人。他对待患者不厌其烦地病情与治疗方式的讲解,与患者及家属建立多种联系,牺牲个人休息时间经常线上线下解答患者的各种疑难问题,给予患者很多积极正面的鼓励与支持,感动了很多人,成为了广大病友与家属的知心朋友。利用大量业余时间为患者与临床兄弟学科做科普讲座,结合新老媒体与媒介,科普文章与短视频,广泛做全方位核医学宣传,“核医学付巍教授”宣讲核医学短视频已经完成近80期制作及播放,点击量突破200万人次,受到了热烈欢迎,获得了良好的反响。



【科室简介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成立于2013年,目前拥有乐群与临桂两个病区,是广西核医学建设示范单位。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PET分子影像中心是广西北部首家PET分子影像中心,是医院重点发展学科,是桂林市与广西区临床重点建设专科,拥有朝气蓬勃的高、中、初级医师、技师、物理师、化学师以及护理人员42人,其中博士4人,硕士15人。是广西首家具备核医学药物与设备临床GCP资质的科室,是国家卫健委首批核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桂林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核医学教研室承担临床及医学影像与核医学本科、硕士研究生、留学生、规培生、进修生的培养工作。

核医学科目前拥有正规、配套、监控、防护齐全的核素介入治疗病床28张,是桂北首家具备正规甲癌大剂量碘治疗病房的科室。高端带16排诊断级CT的SPECT/CT年检查量近九千例,融合显像率达到80%以上,除开展常规骨、甲状腺与甲状旁腺、肾与肾上腺、心脏、肺、脑、肝脏、淋巴、血管、消化道、唾液腺外还开展神经内分泌、亲肿瘤及乏氧显像。除开展常规碘-131甲亢、甲癌,肿瘤骨转移,骨质疏松、甲亢突眼、核素敷贴治疗外,还积极开展磷-32胸、腹水治疗,肝癌碘-131美妥昔单抗放射免疫等介入治疗。在自主开展超声或CT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细胞学穿刺基础上,带动复发性甲状腺癌及转移淋巴结穿刺TG灌洗与粗细针结合的活检技术开展,促进头颈、肺、肝、胰腺、肾上腺、骨、纵膈占位等PET/CT功能影像引导下穿刺活检技术与碘-125粒子植入技术的常态化开展。拥有64排128层、32排64层高端PET/CT和16.5迈伏中高能回旋加速器,配备有自动机器人引导与送药系统,环境及全身人体残留剂量扫描监测报警系统,大容量全自动放射性废液监测处理等系统。按照GMP标准建设的核素制药中心,先进完备的全套核医学质控设备,临床与科研分开的正电子制药、研发与转化条件,完全满足临床与科研的需求。开展十余种新型分子探针PET/CT显像,从SPECT/CT(运动/药物负荷心肌血流灌注显像、PYP心肌淀粉样变性显像),到PET/CT(13N-氨水血流灌注显像、13N-氨水心肌血流绝对定量MBF+心肌血流储备CFR、18F-FDG心肌代谢显像、冠脉CTCA融合)多模态融合显像,核心脏病影像检查评估体系化的全面建成,前沿的诊疗技术的开展都进一步助推了核医学临床与科研转化能力的提升。桂医附院核医学科是集单光子(ECT)、正电子显像(PET/CT)、核素靶向与介入治疗、体外分析、核素药物研发与制备、临床药物与设备试验、动物基础实验等为一体的显像、治疗、科研、药物研发与转化兼备的现代化科室,有效满足临床医疗、科研教学的需求,促进桂北地区核医学人才培养,提升桂林国际旅游名城的服务品质。


文章来源:中国核医学医师(版权声明:此部分图片来源于中国核医学医师公众号,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涉及版权方面的问题,请及时后台留言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妥善处理。)


【发展神速的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科

2020年11月1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通知,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科被确认为“广西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这是广西首府外唯一获选的核医学科。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是一个年轻科室。十年前破壳发芽,一直都感受到全国与广西省内核医学界及上级领导的温暖关怀,医院及兄弟学科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以及广大病友的信任与理解,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才能长成小苗,今后的日子,桂医附院核医学科人还需要您的继续鼓励、支持与帮助,让我们继续茁壮成长。感谢与感恩!桂医附院核医学科是桂林市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医院重点发展学科,获2018年度复旦版华南区医院专科声誉排名提名。是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与广西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在广西建立的首家“核医学推广协作项目”及“核素治疗工作推进示范医院”的单位。是目前广西唯一一家具备核医学药物与设备临床GCP资质的科室,是国家卫健委首批核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桂医附院核医学科,2013年初引进SPECT/CT,单光子显像年检查量已达近九千例,融合显像率达到80%以上。2019年安装PET/CT和16.5迈伏中高能回旋加速器,配备有自动机器人引导与送药系统,环境及人体残留剂量扫描监测报警系统,大容量全自动放射性废液监测处理系统等。近1600平米符合GMP标准的核素制药研发中心,具备先进完备的、临床与科研分开的正电子制药、研发与科研转化能力。





桂医附院核医学科,拥有正规、配套、监控、防护齐全的核素介入治疗病房及甲癌碘治疗病房,是目前桂北唯一一家具备正规甲癌大剂量碘治疗病房的科室。


在自主开展超声或CT引导下可疑甲状腺结节细针细胞学与基因检测筛查基础上,带动复发性甲状腺癌及转移淋巴结穿刺TG灌洗液与活检技术的开展,促进肺、肝、胰腺结节与肿瘤骨转移等功能影像与穿刺活检技术的成熟,又进而使碘-125粒子植入技术常态化开展。
















文章来源:《中国核医学医师》微信公众号第1724期

(版权声明:此部分图片来源于中国核医学医师公众号,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涉及版权方面的问题,请及时后台留言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妥善处理。)


【核医学大医重器|PET/CT填补桂林空白

民之所望,医之所为。近年来,桂林医学院为我市各级医疗机构培养大量的医疗卫生人才;其下属的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是全市卫生行业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疑难重症救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为我市打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积极贡献。

4月26日,桂林医疗卫生行业影像技术发展迎来一件里程碑事件——桂林医学院核医学PET分子影像与转化医学中心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PET分子影像中心正式揭牌成立,中心引进的桂林第一台PET/CT随即正式开机使用。

从此,市民通过PET/CT做相关检查时,无需再到其他城市医院劳碌奔波,这标志桂林核医学学科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01 多亏医院早期筛查出癌症,救了我的命

市民张林(化名)今年50岁,一直以来身体都很健康,很少到医院看病。前段时间,张先生所在的单位组织职工到一家医院体检,他在做胸部CT检查时,体检人员发现其双上肺各有个约1厘米的实性小结节,但血液肿瘤标志物各项指标检查都是正常的。

体检人员根据病灶部位和CT表现作出初步判断:张先生可能患有肺结核。为稳妥起见,张先生又到相关专科医院接受了结核病系列检查,但检查结果为阴性;张先生并未患结核病。

该医院医生追问他的病史发现,张先生此前曾出现“嗓子不舒服“、“总是想咳嗽”等症状,自行服用消炎药后,症状消失了就没再理会。针对这一情况,医生怀疑可能是“感冒”引起的肺部感染。于是张先生又在家附近的诊所接受了两个星期的抗生素治疗。复查CT发现,双上肺的病灶非但没变小,还略有増大的趋势。

张先生和妻子有些慌了——难道是肺部恶性肿瘤。“听说桂医附院核医学PET分子影像中心新引进了一台PET/CT,专门检查肿瘤的,还是去查一下才放心。”听了妻子的建议,张先生来到医院核医学PET分子影像中心做了全身PET/CT检查。结果显示:张先生双上肺孤立性结节均伴高代谢摄取;综合多数据分析,考虑为双肺原发癌,身体其他部位没有发现转移灶。


医护人员正在给患者做PET/CT检查

拿到检查结果后,张先生来到医院胸外科求诊,专科医生告诉他:这种早期双肺原位癌,非常少见,趁这两处病灶尚小,还没有转移,赶紧做手术切除,预后非常好。随后,张先生术后病理结果显示:他患有双肺腺癌。“幸亏发现的早,若再耽误下去,一旦转移,后果不堪设想。”张先生恢复健康后,他紧紧握着医生的双手说,“感谢白衣天使,感谢你们引进了高科技的设备,让我及时确诊,尽早开展手术治疗。谢谢你们救了我的命。”02 PET/CT是当前肿瘤检查利器

“对多数市民来说, PET/CT比较陌生,它是目前医学影像检查领域的高端设备,堪称当前肿瘤检查利器。”5月14日上午,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主任付巍接受采访时说。

“PET/CT它将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PET)和计算机体层显像(CT)两种设备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优势互补,一次全身检查既可获得PET功能图像,又可获得相应部位的CT图像,并将两种不同信息精确融合,这样在对病灶进行定性的同时还能准确定位,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及临床实用价值,起到1+1>2的效果。”


PET-CT检查结果更直观、更精准

据了解,桂医附院配置高端的64排128层飞利浦PET/CT,“这台设备具有采集时间短、分辨率高、定位精准、图像质量佳、辐射剂量低等优势。一次扫描可同时获得全身各部位PET图像、CT图像及 PET/CT融合图像,满足受检者的可耐受度和舒适度。有助于对全身肿瘤、心血管、脑神经等方面疾病早期诊断与疗效评估,一次性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对疑难杂病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付巍表示,该设备的引进有望带动全市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学科建设,提高诊断水平,进而推进肿瘤、心脏、神经精神系统、免疫和感染性等疾病的诊疗发展。

付巍介绍,PET/CT能早期诊断恶性肿瘤等疾病,是由于肿瘤细胞代谢活跃,摄取18F-FDG显像剂能力强,形成图像上明显的“光点”,因此在肿瘤早期尚未产生解剖结构变化前,便能发现隐匿的病灶。

它能进行全身快速检查,其他影像学检查主要是对选定的身体某些部位进行扫描,而PET/CT一次体部扫描(颈、胸、腹、盆腔)仅需20至40分钟,便可直观看到疾病在体部的受累部位及情况,对肿瘤的临床分期很有帮助,准确的肿瘤临床分期和再分期,对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PET分子影像中心大厅

它还可用于肿瘤良、恶性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早期预测和评估放、化疗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及肿瘤残余和治疗后纤维组织形成或坏死的鉴别,寻找肿瘤原发灶,指导放疗计划的制订,指导临床活检定位等,在评估恶性病变的分化程度及预后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付巍说,除了PET/CT外,桂医附院还同时引进了美国GE高端16.5迈伏中高能回旋加速器。假设PET/CT是精准定位肿瘤的枪,那显像所使用的正电子示踪剂就是枪里的弹药,弹药要靠回旋加速器生产出来,再通过标记合成为不同种类的子弹,打到不同的位置。提到核医学设备,有的市民可能会有疑问用PET/CT检查,对人体有没有副作用呢?对此,付巍表示,由于PET/CT检查所采用的核素大多数是构成人体生命的基本元素或极为相似的核素,且半衰期很短,所接受的剂量相当于一次胸腹部CT扫描的剂量。医院新引进高端PET/CT可以把辐射剂量降到最小,根据病情需要还可以重复检查。

03  加快桂林核医学发展,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我们将以PET/CT落户为契机,加快推进医院核医学学科建设和发展,为提升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医疗服务水平作出新的贡献。”付巍说,作为我市临床重点支持与医院重点发展的明星科室,目前,该科室拥有朝气蓬勃的高、中、初级医师、技师、物理师、化学师以及护理人员40人。据介绍,桂医附院核医学科是广西核医学建设示范单位;是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与广西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在广西建立的首家“核医学推广协作项目”及“核素治疗工作推进示范医院”的单位,与国内多家医院分子影像中心建立了“全面协作共建平台”,获2018年度复旦版华南区医院专科声誉排名榜提名;是广西首家具备核医学药物与设备临床GCP资质的科室,也是核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承担临床及医学影像与核医学本科、硕士研究生、留学生、规培生、进修生的培养工作。


初夏,遇见你为患者服务是我的本份——自动机器人引导、送药

桂医附院核医学PET分子影像中心,除配置高端PET/CT与回旋加速器外,还配备有自动机器人引导与送药系统,环境及人体残留剂量扫描监测报警系统,大容量全自动放射性废液监测处理系统等完善的辅助设备与设施。符合GMP标准的核素制药研发中心具备先进完备、临床与科研分开的正电子制药、研发与转化条件。核医学科的单光子、正电子显像、核素靶向与介入治疗、体外分析、核素研发与制备、临床药物与设备试验等产学研医用的硬件条件,将进一步全面助推核医学临床与科研转化能力的发展,将更好地满足本地区医疗、教学、科硏的需求,促进全市核医学人才培养,为打造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升级版贡献力量。

文章来源:中华核医学分会微信号第715期

(版权声明:此部分图片来源于中国核医学医师公众号,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涉及版权方面的问题,请及时后台留言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妥善处理。)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电话:13803336422(同微信)

邮箱:cuizhijun1972@163.com

网址:www.医学著作网.com

Copyright © 2022 中国医学著作网 医步(北京)医学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2002351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