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简介
刁文博,1984 年出生,安徽萧县人,副主任医师。现任周口骨科医院副院长,脊柱脊髓临床中心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镜下融合学组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脊柱微创青年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镜下融合学组副主任委员,河南省物理医学学会椎间盘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脊柱脊髓损伤学会脊柱微创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脊髓损伤治疗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微创学组委员,河南省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脊髓损伤学组委员,河南省康复医学会脊柱畸形分会委员,河南省促进健康学会委员。擅长上颈椎手术、脊柱矫形手术、脊柱肿瘤手术、膝关节镜手术等,尤其擅长脊柱内镜手术,为脊柱外科内镜手术化做出突出贡献。发表骨科专业论文 10 余篇,获脊柱微创方面专利 5 项。
李文祥,1985 年出生,湖北黄冈人。2009 年毕业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系,2013 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师从吴希瑞教授。2013—2018 年工作于郑州人民医院,2018—2021 年工作于郑州市骨科医院。热爱骨科手术绘画,以“归海依刀”为笔名在丁香园骨科论坛分享了大量的骨科手术绘图。擅长骨科微创手术及内镜类手术,对新鲜及陈旧跟骨骨折的微创治疗有深入的研究。发表骨科专业论文 8 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 1 项。
闫明,1980 年出生,吉林长春人,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长春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副院长,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主任。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分会镜下融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脊柱内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脊柱疼痛微创专业委员会委员,SICOT 中国部脊柱微创学组委员,ISMISS 中国部委员,老年医学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微创学组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脊柱微创专业委员会常委。
序一
近十几年来,几乎每个外科都在发生内镜化的变革,我们有幸经历了整个外科体系内镜化的时代。“无内镜不学科”成为外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更有一些学科整体转型为内镜外科。脊柱外科像是众多外科体系中内镜化进程最滞后的小学生,有着对微创和内镜的饱满热情却迟迟找不到突破口,只能由一项技术向一个体系的慢慢触碰和探索。
2005—2016 年,众多脊柱微创技术和内镜技术层出不穷,这些加速了脊柱外科微创化的发展。我团队像国内大部脊柱外科团队一样,都在不断地观望、实践和探索。2016 年,我与吉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闫明教授第一次相遇,他的发言打破了我内心的沉寂并产生共鸣,我第一次接触到“脊柱外科手术内镜化”这个词语。2016 年年末,在一次偶然事件中,我团队发现了“镜外可视环锯”这一高效并安全的单通道内镜手术工具,实现了全可视内镜下骨组织切除技术。“脊柱外科手术内镜化”的理念与“镜外可视环锯”的碰撞,势必会产生崭新而炫丽的火花。在一批学者和工程师的研发下,镜外可视环锯经过不断改进,已经成熟地成为推动“脊柱外科手术内镜化”的“马达”。在众多学者的努力下,多项全可视脊柱内镜技术落地生根,开枝散叶,从此脊柱内镜外科告别介入的理念,走进印记清晰的全可视内镜时代。
“世界脊柱内镜看中国”,在全球各种外科体系中,我们可以自信地认为,我国的脊柱内镜外科已经不落后于任何一个国家。但是,有关脊柱外科手术内镜化的 SCI 论文和优秀专业著作仍然非常少,因此我们决定出版一本专业的脊柱内镜手术图谱。
毋庸置疑,脊柱外科手术内镜化是未来微创脊柱外科发展的方向。谈到脊柱内镜手术,很多脊柱外科医生和骨科医生望而却步。本书所介绍的很多技术都是在经典术式基础上进行的内镜下改版,简言之就是借助内镜去复制传统脊柱外科手术,因此书中的手术原理对于很多医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内镜操作训练,对于脊柱开放手术经验丰富的医生来说,掌握这些技术也并非难事。
《实用脊柱内镜手术图谱》一书将现阶段成熟的脊柱内镜外科技术进行了总结,弥补了一些技术上的空白。本书将脊柱内镜手术进行程序化展示,将手术细节以图片的形式进行详细的描述,图片形象而生动,可以让读者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但是,本书仍然存在诸多不足,需要广大读者提出批评和建议,促使我们不断对其进行完善。
借此机会,感谢手把手培养我成长的刁庆勋院长,感谢培养我并给予我大力支持的李军院长,感谢周口骨科医院领导为我们搭建的平台及对脊柱内镜发展的风险承担和设备支持,感谢羲皇脊柱内镜团队辛苦工作的医生和护士们,感谢我的家人对我的体谅和照顾。
2021 年 1 月 18 日于周口
序二
2018 年 3 月,我从郑州人民医院辞职来到郑州市骨科医院,被分配到郑州市骨科医院微创脊柱科,开启了我的脊柱内镜学习之路。因为天生热爱绘画,每当学习一项脊柱内镜技术,我都会不由自主地画出手术示意图,以“归海依刀”为笔名分享在丁香园骨科论坛上。众多站友建议我早日写出一本中国人自己的脊柱内镜书籍。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遇见十年未见的故友刁文博医生,十年前我在学创伤,他在学关节,十年后我们竟然相遇在脊柱内镜上。随后我又认识了闫明医生,他们二人为我国脊柱内镜外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的开创精神令我非常敬佩。在他们的邀请下,我决定执笔撰写这本书。
手术示意图在外科教学工作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我国专门从事医学绘图工作的人员还非常少。很多外科技术的细节如果没有示意图的形象描述,会给临床医生带来很多困惑。这迫使我义不容辞地开始手术示意图的绘制工作。我作为郑州市骨科医院的一名普通医生,没有经过专业的绘图培训,与国外的插画师还相差甚远,希望广大读者多多指正和包涵。
我国的脊柱内镜外科百家争鸣,繁荣昌盛,很多脊柱内镜技术绝非本书所能囊括。希望在下一次再版之时,我能集百家之长,融百家之思,不求成一家之言,但求能编著出一本更全面的脊柱内镜手术图谱。
在这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的家乡湖北省正遭受着新型冠状病毒 COVIC-19的摧残,我远在他乡,不知所措,借此书祝愿父老乡亲们早日渡过这一难关!
借此机会,感谢郑州市骨科医院微创脊柱科杨勇主任、孙宜保主任、朱红鹤医生对我的教导 ;感谢梅伟院长、黄万新院长对我的鼓励和支持 ;感谢李兴华、宋相建、蔡朝阳等老师们对我的宽容和支持 ;感谢我的妻子胡贺超女士对我生活上的照顾和工作上的支持 ;感谢我的童年伙伴李亚锋和黄亮在绘画上带给我的兴趣和动力。
2021 年 1 月 20 日于郑州
前言
《实用脊柱内镜手术图谱》一书由刁文博医生、李文祥医生、闫明医生共同主编,在众多编者的努力下共同完成。
该书介绍的脊柱内镜技术是以传统脊柱外科手术为基础,以安全为前提,以内镜下全可视化操作为基本方法的一系列手术方式。这些技术并不是横空出世,都是在前人漫长的研究基础之上,逐渐完善的手术方式。编者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努力将传统脊柱外科手术在全内镜下完成。该书以丰富的图片为特色,详细描述了一系列脊柱内镜手术的操作步骤和手术细节。
本书的每个章节均按照手术的历史背景、手术适应证、术前评估与准备、手术操作步骤、术后处理、典型病例的顺序一一进行阐述。手术步骤中插入的手术示意图均为李文祥医生所绘制,以让读者能深刻地了解手术原理和手术要点。
本书中所介绍手术的命名不一定标准,因为很多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广泛开展,也没有权威的命名方式。编者根据不同依据对这些技术进行命名,有些技术是以技术发明者命名,有些技术是在传统命名方法上加上前缀“Endo-”,以表示是在单通道全内镜下完成。书中所介绍的手术步骤、使用工具与很多骨科同仁的操作习惯可能不同,但都是编者们经过反复推敲,以安全和实用为前提进行的归纳总结。即使我们做了各种努力,但错误之处在所难免,希望读者们能不吝批评指正。
本书的完成离不开背后众多默默付出的医护人员的支持。本书大多数图资料来自周口骨科医院脊柱科,部分图资料来自郑州市骨科医院微创脊柱科。本书的完成离不开周口骨科医院脊柱脊髓临床中心及郑州市骨科医院众多医护人员的辛勤劳动和共同付出。
编 者
2021 年 1 月 20 日
Copyright © 2022 中国医学著作网 医步(北京)医学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京ICP备20023519号-2